当第20届中国吴桥杂技艺术节的鎏金海报贴满沧州街头时,我作为沧州师范学院商学院2023级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有幸以云臻金陵杂技酒店外事GRO的身份,参与了这场文化盛会的服务工作。从9月1日到10月4日,34天的见习时光里,我不仅将课堂上的酒店管理知识转化为实践,更在服务外籍友人的过程中,读懂了“服务社会”的深层意义,也见证了自己与祖国同频成长的轨迹。

外事GRO的岗位,像是一扇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小窗口。我的核心工作是接待外籍演员,从协助办理入住、确认行程细节,到解答生活疑问,每一个环节都需兼顾专业与温度。起初我还担心语言沟通会成为障碍,直到遇到美国澳大利亚的杂技演员们一一他们用一个个竖起的大拇指表达对中国美食的喜爱,用手机翻译软件和我们分享他们的演出视频开朗的笑容瞬间化解了语言的隔阂。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在酒店大厅偶然看到一位俄罗斯的小姐姐在弹奏一首很有名的英文歌曲,我兴致勃勃的上去和她聊了很久,即使她听不懂英文,我俩用翻译软件也聊的很流畅很愉快,在临别时她主动提出互换联系方式,说要把在中国的见闻分享给家乡的朋友,这份跨越国界的友谊,让我突然明白:服务不仅是解决需求,更是传递善意与文化。
与波兰演员们相遇,更让我感受到服务中的温暖力量。这是一对夫妇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了中国,孩子大概只有5岁,从前台得知她们入住期间正好是小女孩妈妈的生日,我们和酒店客房一起策划,给妈妈准备了一些惊喜:在她们的客房布置了小象造型的毛巾和一些气球和照片,我的同事还为她们准备了奶茶和一些中国甜点,当她们开门看到精致的房间布置和礼物时,惊讶的难以言表。我同事和他们开心的合影留念,贴在了一楼的照片墙上看着照片里小女孩抱着小象毛巾的模样,我忽然明白:我们布置的不只是一间客房,更是一份跨越国界的心意。这份心意让短暂的入住,变成了他们关于中国的一段美好回忆。
如今,见习已经结束,但那段服务的时光仍在照亮我前行的路。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未来我或许会走向更多服务岗位,但无论在哪里,我都记得:服务社会不仅是职业责任,更是青年与祖国共成长的使命。我愿继续以专业为笔,以热情为墨在服务中传递中度,在成长中见证祖国荣光。
商学院
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