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活动 > 正文

笔墨绘初心,足迹印担当|商学院“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活动优秀作品分享(第三期)

发布日期:2025-10-21 作者:商学院宣传部 来源: 点击:


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抗战精神,引导同学们从英雄事迹中汲取奋进力量,从红色足迹里感悟初心使命,商学院开展的“讲述英雄故事·探寻红色足迹”主题分享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这不仅是一次精神的寻根之旅,更是为了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让英雄精神照亮成长之路。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聆听两位同学的心得分享,探寻他们在追寻红色足迹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

24级国际商务徐妙珂

《讲述英雄故事,探寻红色足迹》

八十年前的硝烟虽已散尽,历史的记忆却永远镌刻在民族血脉中。站在胜利80周年的节点回望,那些用鲜血与生命铸就的丰碑,依然在时光中熠熠生辉。让我们循着红色足迹,重温英雄故事,汲取前行力量。

平型关前的战旗飘扬

山西灵丘的平型关,1937年9月的伏击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八路军战士在乔沟的陡峭山崖间埋伏一夜,无棉衣就裹稻草,无炮弹就用石头,以血肉之躯守住阵地。纪念馆里的旧步枪,破钢盔,诉说着战斗的惨烈。如今,当年的战壕化作田埂,沉甸甸的谷穗如同战士们竖起的胜利战旗。

八十年岁月流转,英雄故事从未褪色。那些"天下兴七、匹夫有责"的担当,"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气节,早已融入民族血脉。让我们带着这些故事,把抗战精神化作奋进的脚步,续写新时代的华章。

23级国际商务杨明馨

《太行山上的丰碑——左权将军的抗战事迹与感悟》

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史长卷中,左权将军的名字闪耀着悲壮而坚毅的光芒。这位八路军的高级将领,是抗战时期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指挥员,他用37岁的生命,在太行山脉刻下了永不磨灭的忠诚印记。

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空前规模的"大扫荡",妄图一举歼灭八路军总部机关。时任八路军副参谋长的左权,主动承担起掩护总部转移的重任。在十字岭突围战中,他身先士卒指挥部队抗击日军,当发现部分同志尚未冲出包围圈时,毅然转身带领警卫员返回阵地。密集的炮弹在身边炸开,一块弹片击中了他的头部,左权将军当场壮烈牺牲。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对警卫员嘶吼的"快把文件带走"。

整理遗物时,人们发现了他写给妻子刘志兰的家书,字里行间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对家人的温情与对民族的担当:"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奋斗。请你相信,我这一生活得很有意义。"这些滚烫的文字,让我们看到英雄作为普通人的柔情,更读懂了他舍小家为大家的抉择。

左权将军的事迹让我深切体会到,英雄并非天生无畏,而是在个人安危与民族大义之间,毅然选择了后者。他是留洋归来的军事专家,本可以在后方运筹帷幄,却坚持奔赴最危险的前线;他是年幼女儿的父亲,何尝不想陪伴孩子长大,却把对家人的思念深埋心底。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抉择,正是民族精神最动人的注脚。

如今,当我们在和平年代回望这段历史时,左权将军的牺牲提醒我们:那些逝去的生命从未真正离开,他们化作了民族的精神基因。他们用鲜血告诉我们,民族的脊梁从来不是钢筋铁骨,而是危难时刻敢于挺身而出的勇气。今天的我们,或许不必再面对枪林弹雨,但英雄们用生命守护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永远是照亮前路的精神火炬。

无论是分享一段让你热泪盈眶的英雄故事,还是记录一次触动心灵的红色足迹探访,我们都期待看到更多同学用青春视角,诠释对“英雄”与“初心”的理解。让我们继续以故事为桥,以足迹为证,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抗战精神照亮前路。


商学院

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