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旅游业发展在高校中的交流,推动学术与行业融合、精准培养复合型人才,推动产学研落地的同时整合资源并激发学生对旅游业热情,促进沧州地区文旅产业发展。商学院特别邀请到沧州旅游协会导游分会会长许亚为,河北省十佳导游员、沧州旅游协会导游分会副会长宫瑞梅,国家文旅部万名英才计划金牌导游员李成林,于4月23日下午开展导游进校园分享会,商学院院长张兰新,副院长李洪维,国际商务教研室主任张红岩以及22级辅导员邓倩倩老师出席本次活动,22级酒店管理和24级酒店管理专接本同学参加。
在热烈的掌声中,校外指导实践教师聘任仪式正式开启。这一环节是对校外实践导师专业能力的高度认可,是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关键一步。商学院院长张兰新为校外指导实践教师逐一颁发聘任证书。
当国外旅游业在寒潮中萧瑟,中国文旅人却以“野火烧不尽”的韧性扎根生长。今日沧州文旅的新生力量集会,恰似寒冬里的火种——年轻血液的注入,既是行业触底反弹的信号,更是传统旅游向“诗意目的地”转型的起点。
许亚为会长从2000年入行的老导游入手,讲到旅游业历经井喷与非典、新冠淬炼。从业者更像“行者”,如孔子周游列国传播思想、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玄奘西行十七载取真经,以脚步书写文明诗行。沧州燕赵大地,导游化身文化“摆渡人”:在铁狮子旁讲风沙千年,于大运河畔述历史脉络,在火柴博物馆话工业文明。心怀梦想与情怀,行走间,风景皆成精神原乡。
接着,李成林老师回忆志愿者八根故事,道破一个关键:有些能力,永远藏在课本之外。这恰如“纸上得来终觉浅”的现实注脚——课堂教你公式,却不教你如何化解游客的质疑;课本讲人际理论,却不教你如何在团队摩擦中快速破冰。因此,课本外的成长课至关重要,它教会我们社会知识与人际交往,在实践中学会高效做事,积累经验,弥补课本空白,助力全面发展。
宫瑞梅提出职业的幸福感,藏在不断突破的成长里。当导游从背书机器蜕变为文化行者,当技术岗在迭代中解锁新技能,每一次“学习—实践—升级”的循环,都是对职业价值的重新发现。持续学习如同一束光,不仅增强我们的文化底蕴,而且也让我们在看见能力跃迁的瞬间,收获源自内心的满足与底气。
本次交流会深度联动,以打破壁垒、协同发展为底色,共同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实践平台的搭建。未来,商学院将以“人才供给”为抓手,让课堂对接职场、让学术融入实践,持续促进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基石。
商学院
2025年4月26日